编者荐语:
相信今天有不少差友被 “ 武汉肺炎 ” 相关动态刷屏了,差评君在一天内见证了口罩翻倍涨价,也有奇葩网友谈武汉 “ 色变 ”。那么关于这次疫情,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?我们怎么做才能尽量保护自己?看完这篇文章,希望广大差友能平安度过春节,身体健康,平安快乐~
近日,原本已经消失在公众眼中的「武汉肺炎疫情」突然再次出现,武汉市卫健委最新公告中显示,18 日和 19 日共确诊新病例 136 例,死亡 1 例。北京和广东也分别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病例。
截至 19 日 24 时,全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 例,已治愈出院 25 例,死亡 3 例。( 最新消息:截至 1 月 20 日 18 时,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224 例,其中确诊病例 217 例( 武汉市 198 例,北京市 5 例,广东省 14 例 ))
中国之外,泰国和日本,也于近日确诊了三例患者,( 最新消息:截至 1 月 20 日 18 时,日本通报确诊病例 1 例,泰国通报确诊病例 2 例,韩国通报确诊病例 1 例 ),疾病的传播,引起了香港、美国、日本等多个地区和国家的关注。
随着春节来临,疫情的发展给很多人的出行带来了疑惑和焦虑:
此次武汉疫情到底有多严重?
春节该如何安全回家?
国内外专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?
如何在春节期间保护好个人健康?
丁香医生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信息,希望能帮大家对这次疫情有更全面的了解。
听说香港、美国等地区和国家,
已经开始管控了?
先别慌,疫情确实在发展,但未大范围蔓延。
目前采取措施的国家和地区有香港、美国、新加坡、泰国、日本等,主要通过在机场加强体温监测,隔离疑似患者的方式,尽可能减少病毒的传播。
以香港地区为例,截止 1 月 18 日,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共接获疑似病例 99 宗,但其中多数经化验后确诊为常见病毒感染,80 例已出院,并无新病毒感染病例。
美国虽然于 17 日宣布在部分机场对武汉直飞或转机的旅客进行入境检查,但美国疾控中心(CDC)认为,基于现有信息,该新型冠状病毒对于美国民众风险较低,目前仍保持初级旅行安全警示(Level 1 Travel Health Notice)。
美国 CDC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
旅行安全警示仍处于初级水平▼
“武汉肺炎”病例数在增加,北京、广东、上海陆续有确诊病例报告,人群拥挤的海关、火车站、机场等处,越来越多的人戴上了口罩来保护自己,还有一些人戴上了N95防护口罩。说到N95防护口罩,在一些地区已经卖脱销了,这种看起来让人很有安全感的N95口罩,真的比普通医用口罩更有效吗?
那就不见得了。
一.权威机构如何建议?
武汉肺炎的罪魁祸首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,虽然医学家们对这种病毒还挺陌生,不熟悉它的秉性,但大家已经很熟悉它的冠状病毒近亲SARS(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)病毒和MERS(中东呼吸综合征)病毒了,权威机构们参考这两种疾病的防控经验,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策略。
1.世界卫生组织:医务人员对疑似的患者做一般护理时佩戴医学口罩,在一些产生气溶胶(空气中直径为0.01–100μm的颗粒或小滴悬浮物)的操作(例如插管或拔管、吸痰、气道开放吸引、心肺复苏)时用N95及以上级别防护口罩。
2.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(CDC):医务人员进入新型冠状病毒医学观察人员的房间要使用气溶胶防护(N95及以上级别防护)。如果与患者在一个房间里相处而没有佩戴N95及以上级别防护就被称为密切接触(即认为有被传染的风险)。被观察人员要佩戴外科口罩。
美国CDC的建议要更严格,两大权威机构意见不一致,听谁的好呢?
其实对于MERS(中东呼吸综合征)的防控,也有过N95还是普通医学口罩的争论,当时双方的意见也和现在类似,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医务人员对疑似或者确诊的MERS患者做一般护理时佩戴医学口罩,在一些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才用N95防护口罩。美国CDC建议医务人员护理疑似或者确诊MERS患者都使用N95防护口罩。但是对于患者的家人和照顾者,还是仅建议了用一次性口罩。
二.那么到底该选择哪种口罩?
一些专家更赞同世界卫生组织的意见,因为虽然在实验层面,N95防护口罩的密封性和滤过性能比外科口罩更好,不过现实总是出乎意料,不断有研究和荟萃分析发现,在预防医务人员呼吸道疾病传播方面,两种口罩并没有差别。
这是因为,即使有肺炎,普通的呼吸和咳嗽也不太可能产生气溶胶。并且要保证N95口罩有效,需要很好的面部密封。但是N95戴起来太不舒服了,容易佩戴不正确,或者因为不舒服调整口罩无意中造成污染。
其实美国CDC对于另一种呼吸道传染病——流感的防控策略,就有变化。2009年H1N1流感流行时,美国CDC的建议是“密切接触疑似或者确诊的2009H1N1流感患者的医务人员推荐使用N95”,2010年指南就修改为只有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使用N95口罩,一般护理使用飞沫预防措施(戴外科口罩)了。
连医生接触患者都不一定需要N95,老百姓上个街更没有必要用N95了。
也许有人问:“我不怕不舒服,我就要最好的防护,我好好戴N95,是不是就可以了呢?”
还是不行,你还得选正确的N95型号,就和挑鞋子尺码一样。每个人脸的大小不一样,要有好的密封性,你得挑和自己的脸匹配的型号。怎么挑呢?鞋子是试穿看走路舒不舒服,N95口罩则是要通过一个试戴的过程来评估。受试者需要戴上N95口罩后,再套一个密闭的头套,喷入测试喷雾后,闻不到气味才算合格(如下图)。市面上常见的品牌和型号多为欧美公司研发,不一定都适合亚洲人的脸型,个体差异也比较大。所以还是要经过试戴才可以达到理想的隔离效果。
细心的读者发现了,我们这里一会说医学口罩,一会说一次性口罩,一会说外科口罩,它们是一回事吗?其实是两回事,如果包装上写着“外科口罩”(SurgicalMask)这4个字,就属于外科口罩,如果是写的“医用护理口罩”、“一次性医用口罩”,这都不是外科口罩,这类口罩透气性能要好一些,同时防护效果要弱一些。
密切接触疑似或者确诊患者,还是戴外科口罩更合适。不过,还是那句话,老百姓上个街戴个普通医学口罩也就可以啦。
三.戴口罩,方法一定要正确
具体请参考我们昨天的文章:《没搞清这4点,囤再多口罩也白搭!》。下面是一个佩戴和取下口罩的简短视频,建议大家不要吝啬时间,一定要看看。
总 结
1.去人群拥挤的地方,佩戴外科口罩足以。没有外科口罩,也可以佩戴其他一次性医用口罩。
2.N95虽然防护作用强,但是因为难以正确佩戴,更难以找到自己合适的码,其实戴起来效果并不理想。
3.无论什么口罩,正确佩戴很重要。
4.用肥皂/洗手液和清水搓洗20秒是重中之重。